胆在中间的成语(共214个)
魂亡胆落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
色厉胆薄
成语解释:色:神色。
厉:严厉、凶猛。
薄:脆弱。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心胆皆碎
成语解释: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大胆海口
成语解释:胆:胆量;海口:说大话。
大着胆子夸海口。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魂飞胆丧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心惊胆裂
成语解释: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义胆忠肝
成语解释:指为人正直忠贞。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魂消胆丧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肝胆轮囷
成语解释:轮囷:高大的样子。
形容勇气过人,气魄雄大。成语出处: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四:穷途致感谢,肝胆还轮囷。
心惊胆落
成语解释: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吊胆提心
成语解释: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气壮胆粗
成语解释: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心粗胆壮
成语解释:粗:粗疏,粗略。
心思粗疏,胆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5回:“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
吊胆惊心
成语解释:犹言吊胆提心。
成语出处:《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魂惊胆落
成语解释:形容惊恐万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