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昧的成语

昧的成语(共49个)

  • 天造草

    tiān zào cǎo mèi

    成语解释:①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谓草创之时。

    成语出处:《周易・屯》:“天造草昧。”

  • 恕我冒

    shù wǒ mào mèi

    成语解释:请原谅我的冒昧。

    成语出处: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恕我冒昧,满小姐,听说在共军之中你有位未婚夫。”

  • 游戏三

    yóu xì sān mèi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成语出处:宋・陈岩肖《庚溪诗话》下卷:“东坡谪居齐安,时以文笔游戏三昧。”

  • 祸来神

    huò lái shén mèi

    成语解释:昧:昏昧。
    祸患来了,神志昏乱不清。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 瞒天

    mán tiān mèi dì

    成语解释:指瞒上欺下,没有一句真话。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

  • 旦晨兴

    mèi dàn chún xīng

    成语解释:昧旦:破晓。
    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成语出处:《晋书・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 不明

    ài mèi bù míng

    成语解释: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把你姑娘一片侠肠埋没得暧昧不明,我安龙媒真真地愧悔无地!”

  • 陈辞,有辱清听

    mào mèi chén cí , yǒu rǔ qīng tīng

    成语解释: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
    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

  • 旦丕显

    mèi dàn pī xiǎn

    成语解释:昧旦:天色未亮时;丕显:显扬,光大。
    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形容为证勤劳辛苦。

    成语出处:《尚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 不弃草

    bù qì cǎo mèi

    成语解释:草昧:原始,未开化。
    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 夙兴

    sù xīng mèi dàn

    成语解释:黎明即起。形容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高祖纪》:“朕永鉴四方,求民不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 芒芒

    mèi mèi máng máng

    成语解释:昧昧:浑朴的样子;芒芒:广大深远的样子。
    形容纯朴广远的原始状态。

    成语出处:《淮南子・俶真训》:至伏羲氏,其道昧昧芒芒然。

  • 负恩

    fù ēn mèi liáng

    成语解释:昧:隐藏;良:良心。
    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 诗家三

    shī jiā sān mèi

    成语解释:作诗的诀窍。

    成语出处: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 此中三

    cǐ zhōng sān mèi

    成语解释: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
    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成语出处: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