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姓的成语

姓的成语(共44个)

  • 改名易

    gǎi míng yì xìng

    成语解释: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成语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

  • 更名

    gǎi xìng gēng míng

    成语解释: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闹铜台》楔子:“则今日辞别尊兄疾去忙,改姓更名离水乡。”

  • 易代

    gǎi xìng yì dài

    成语解释:谓朝代改换。泛指政权更替。

    成语出处:《宋书・符瑞志上》:“岁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异也。”

  • 大名

    zūn xìng dà míng

    成语解释:“姓名”的尊称。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回:“但不知令舅尊姓大名,目今为梁朝什么官职?”

  • 大名

    gāo xìng dà míng

    成语解释: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 骨肉

    yì xìng gǔ ròu

    成语解释: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
    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成语出处:《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

  • 都头异

    dū tóu yì xìng

    成语解释:最高贵的称呼。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刘悟传》:“兄岌(郭岌),事悟为牙将,常乐滏山秀峻曰:‘我死必将葬此,望气者言其地当三世为都头异姓,河北谓都头异姓,至贵称也。’”

  • 假名托

    jiǎ míng tuō xìng

    成语解释:冒充别人姓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3回:“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姓的在外头胡做。”

  • 提名道

    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语解释:提、道:说。
    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 埋名

    biàn xìng mái míng

    成语解释: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即将所有金银犒赏三军,涕泣起行,退居濮州雷夏泽中,变姓埋名,农樵为乐。”

  • 顶名冒

    dǐng míng mào xìng

    成语解释:谓冒充他人。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 平民百

    píng mín bǎi xìng

    成语解释:指普通百姓。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个平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

  • 更名改

    gèng míng gǎi xìng

    成语解释:见“变名易姓”。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诈传着阿妈将令,着存孝更名改姓,调唆的父亲生嗔,要了头也是干净。”

  • 甚名谁

    xìng shèn míng shuí

    成语解释:询问打听人的姓名。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因甚着这个人将你勒死? ”

  • 强宗右

    qiáng zōng yòu xìng

    成语解释:强宗:豪门大族;右姓:世族大姓。
    指有权势的豪门大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彶传》:“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