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田的成语

田的成语(共68个)

  • 海水桑

    hǎi shuǐ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 种玉

    lán tián zhòng yù

    成语解释:原指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后用来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

  • 刮地

    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
    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 豚蹄穰

    tún tí ráng tián

    成语解释:比喻所花费的极少而所希望的过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农民,用一个小猪蹄祭神,祝庄稼丰收。

  • 村姑

    cūn gū tián fù

    成语解释:农村少女与种田的妇人。指乡下见识不多的女人。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来你这地方,甚么村姑田妇,冤他拐带!”

  • 东海桑

    dōng hǎi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同“沧海桑田”。唐 韩偓《感事三十四韵》:“中原成劫火,东海遂桑田。
    ”。

  • 龙德在

    lóng dé zài tián

    成语解释:《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后因以“龙德在田”谓恩德广被。

    成语出处:《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 面如方

    miàn rú fāng tián

    成语解释:面:脸。
    脸方得像“田”字,指富贵相。

    成语出处:《南齐书・李安人传》:“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如方田,状封侯也。’”

  • 面方如

    miàn fāng rú tián

    成语解释:脸形方正,象田字一样。旧时迷信星相的人认为方脸是富贵相。

    成语出处:《南齐书・李安人传》: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 分荆

    sān tián fēn jī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之间重新和好。

    成语出处:晋・南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 连仟伯

    tián lián qiān mò

    成语解释:田间小路接连不断。形容田地广阔。同“田连阡陌”。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 畯野老

    tián jùn yě lǎo

    成语解释: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 园文学

    tián yuán wén xué
  • 豫俭素

    tián yù jiǎn sù
  • 土牛石

    tǔ niú shí tián

    成语解释:石田:不可耕种的田。
    指无用之物。比喻没有用处。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