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的成语(共73个)
金乌玉兔
成语解释:金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玉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借指时光。成语出处:唐・韩琮《春愁》:金乌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
乌灯黑火
成语解释:指晚上没灯没火,形容很暗。
乌鸟之情
成语解释:乌:乌鸦;乌鸟: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成语出处: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乌衣门第
成语解释:指世家望族。
成语出处:清・陈维菘《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乌集之众
成语解释:犹言乌合之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乌有子虚
成语解释:乌有:哪有;子虚:并非真实。
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乌焦巴弓
成语解释: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
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五回:“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
舄乌虎帝
成语解释: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
成语出处:《埤雅》:“舄九写而为乌,虎三写而为帝,言书之转易如此。”
因乌及屋
成语解释: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乌踷兔走
成语解释: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乌合之师
成语解释: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以玉抵乌
成语解释:见“以玉抵鹊”。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