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的成语(共65个)
- 尺二冤家- 成语解释: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 成语出处:宋・陶穀《清异录・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少师范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 对头冤家- 成语解释:对头:冤家、仇人。 
 指仇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狭!” 
- 冤仇宜解不宜结- 成语解释:是说彼此如有仇恨,应化解和好,不应互相报复,使得仇恨愈结愈深。劝人和解友好,不要记仇报复。 -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三十二回:“贤弟差矣,自古道:『冤仇可解不可结。』他和你同是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 往日无仇,近日无冤- 成语解释:往日:过去;近日:现在;仇:仇恨;冤:怨恨。 
 过去没有仇恨现在也没有怨恨。指彼此一向没有冤仇。-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你和公孙杵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因何告他藏着赵氏孤儿? 
- 怀冤抱屈- 成语解释:心中有冤屈。 -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 抱屈衔冤- 成语解释: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 
 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 抱屈含冤- 成语解释:抱屈:受委屈。 
 形容人遭受冤屈。-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含冤抱恨- 成语解释: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含冤抱痛- 成语解释:痛:怨恨。 
 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奇冤极枉- 成语解释:奇:罕见的。 
 罕见的冤屈。-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枉了。’” 
- 冤沉海底- 成语解释: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难得到昭雪。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我死也罢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 蒙冤受屈- 成语解释:蒙:受;冤:冤枉;屈:屈辱。 
 遭受了冤枉和屈辱。-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 空头冤家- 成语解释:指没来由的冤家对头。 -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二十回:看着康姨太太的行为,心上虽然有些疑惑,却想着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又拿不着他的凭据,那个肯来做这样的空头冤家? 
- 夙世冤业- 成语解释:见“夙世冤家”。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双调夜行船序・重会》套曲:“兜的夙世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 报冤雪恨- 成语解释:报复仇怨,洗刷旧恨。与“报怨雪耻”义近。 -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第六十五回:“我却哪里寻个母亲与我报冤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