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藉的成语

藉的成语(共40个)

  • 杯盘狼

    bēi pán láng jí

    成语解释: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
    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 赃贿狼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成语出处:《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 风流蕴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语解释: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
    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 死伤相

    sǐ shāng xiāng jiè

    成语解释:藉:以物衬垫。
    死亡受伤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伤亡者多。

    成语出处:《元史・世祖纪》:“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

  • 声名狼

    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语解释: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
    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 赃污狼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 人言

    rén yán jí jí

    成语解释:籍籍:纷乱的样子。
    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成语出处:《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 道路

    dào lù jí jí

    成语解释: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
    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执事胸中方略,非局外人所能窥,而道路藉藉,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而从事于武力解决。”

  • 虎威

    hú jiè hǔ wēi

    成语解释: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成语出处:《宋书・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 聊以慰

    liáo yǐ wèi jiè

    成语解释:聊:姑且;慰藉:安慰自己。
    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成语出处: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死相枕

    sǐ xiāng zhěn jí

    成语解释: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明史・李文祥等传赞》:“抗言极论,窜嫡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 死亡枕

    sǐ wáng zhěn jiè

    成语解释: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形容死的很多。

    成语出处:朱自清《执政大屠杀记》:“那时前后都有枪弹,人多门狭,前面的枪又极近,死亡枕藉。”

  • 死伤枕

    sǐ shāng zhěn jiè

    成语解释: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8回:“李恒的船,本来乘着北风,满拽帆篷而来,到此收篷不及,被守义一阵弩箭,射得众鞑子死伤枕藉。”

  • 风流缊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语解释:风流:风度,标格。
    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成语出处:宋・王灼《碧鸡漫志》第二卷:“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缊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 贪污狼

    tān wū láng jí

    成语解释: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成语出处:《晋书・何充传》:“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