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的成语(共40个)
赃秽狼藉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严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
枕曲藉糟
成语解释:枕着酒,垫着酒糟。指嗜酒,醉酒。
成语出处:《晋书・刘伶传》:“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赃货狼藉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宋书・刘穆之传》:“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赃货狼藉,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
血肉狼藉
成语解释: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成语出处:元《宋史・五行志》:“又断其足筋,俄施刀脔,血肉狼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四:就叫哨兵取出瓮来,打开看时,只见血肉狼藉,头颅劈破,是一个人碎割了的。
赍粮藉寇
成语解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
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成语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传柄移藉
成语解释:谓权势转移。
成语出处:《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君辐凑之变,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陈奇猷集释引高亨曰:“藉,势位也。”
眠花藉柳
成语解释: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予一介寒生,终身落魄……而敢谬次音容,侈谈歌舞,贻笑于眠花藉柳之人哉!”
缠绵蕴藉
成语解释:蕴藉:含蓄而不直露。
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成语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赃私狼藉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茹千秋]其子寿龄为乐安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恶罚,傲然还县。”
脏污狼藉
成语解释: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兵相骀藉
成语解释:骀藉:践踏。
军队在混乱中互相践踏。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兵相骀藉,不可胜数。
饿殍枕藉
成语解释: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风流酝藉
成语解释:风流:风度,标格。
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儒林传・元善》:“善之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
藉草枕块
成语解释:藉:垫衬。
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名声狼藉
成语解释:狼藉,一作狼籍,是说狼躺在草地上,离去之后,草地一片零乱,用来比喻错乱不整的样子。形容人恶名远播,又作“声名狼藉”。形容坏人的名声极差。
成语出处:汉书陆贾传:“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贾为食饮费。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籍甚,史记作借甚,指声名因得到凭借而更大。依孟康注:“言狼籍甚盛”,则指名声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