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推的成语

推的成语(共125个)

  • 两搡

    yī tuī liǎng sǎ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再推托。

  • 开窗户说亮话

    tuī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
  • 解衣衣我,食食我

    jiě yī yì wǒ , tuī shí sì wǒ

    成语解释:解:脱下;衣我:给我穿;推:让;食我:给我吃。
    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亡固存

    tuī wáng gù cún

    成语解释:推翻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

    成语出处:《尚书・汤誓》:“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 梨让枣

    tuī lí ràng zǎo

    成语解释:指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

  • 贤下士

    tuī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推:赞许。
    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

  • 情准理

    tuī qíng zhǔn lǐ

    成语解释:推:推测;准:定。
    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成语出处:《魏书・礼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 引短

    yǐn duǎn tuī cháng

    成语解释: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成语出处:《南史・刘峻传》:“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赍。”

  • 前挽后

    qián wǎn hòu tuī

    成语解释: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

  • 诚相信

    tuī chéng xiāng xìn

    成语解释:诚:真心。
    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 聋装哑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成语解释: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 聋妆哑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成语解释:谓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 我让

    nǐ tuī wǒ ràng

    成语解释:指双方互相谦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他三个兀自你推我让。”

  • 三宕四

    tuī sān dàng sì

    成语解释:推:推诿;宕:拖延。
    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三宕四,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 与时

    yǔ shí tuī yí

    成语解释: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成语出处:唐・李白《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