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的成语(共125个)
推推搡搡
成语解释: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0回:“于是由这些妖人推推搡搡地到了第二层大院子内。”
推三推四
成语解释:同“推三阻四”。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7回:“你这家伙胆小怕死,还推三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个人也敢去!”
推心置腹
成语解释: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一推六二五
成语解释: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有钱能使鬼推磨
成语解释:俗语。旧时形容金钱万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推之四海而皆准
成语解释: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成语解释:推:推求。
有形迹可检验,有数据可推求。成语出处:南朝・宋・祖冲之《辨戴法兴难新历》:“迟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推舟于陆
成语解释: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推己及物
成语解释:同“推己及人”。
成语出处:宋・程颢《二程遗书》第11卷:“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推而广之
成语解释: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以此类推
成语解释: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成语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间,宗室围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依此类推
成语解释:按此标准向同类推理。
成语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第六卷:“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反复推敲
成语解释: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成语出处:《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互相推诿
成语解释: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
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因记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为能明哲。”
推涛作浪
成语解释:作:兴起。
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成语出处: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呼风唤雨,推涛作浪,或策划于密室,或点火于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