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的成语(共13个)
- 郑人买履- 成语解释:履:鞋。 
 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郑重其事- 成语解释: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 郑卫之音- 成语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 郑人争年- 成语解释:年:年龄。 
 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 郑卫之声- 成语解释: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 
- 郑卫之曲- 成语解释: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 
- 郑昭宋聋- 成语解释:比喻情况不同。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 
- 郑重其辞- 成语解释: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 滕屠郑酤- 成语解释:屠:屠夫;酤:卖酒的人。 
 旧时泛指鄙俗的人。-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王荆公素不乐滕元发、郑毅夫,目为滕屠郑酤。 
- 郑卫桑间- 成语解释: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 
 指淫秽的亡国之音。- 成语出处:秦・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 郑声乱雅- 成语解释:郑声:春秋时郑国的音乐,靡靡之音;雅:庄严的雅乐。 
 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比喻以邪侵正。-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郑人实履- 成语解释: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 
 履:鞋。
 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