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楼的成语

楼的成语(共78个)

  • 空中

    kōng zhōng lóu gé

    成语解释: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成语出处: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 海市蜃

    hǎi shì shèn lóu

    成语解释:蜃:蛤蜊。
    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 楚馆

    qín lóu chǔ guǎn

    成语解释: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不甫能待的孩儿成立起,把爹娘不同个天和地,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

  • 大厦

    gāo lóu dà shà

    成语解释: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

  • 玉宇琼

    yù yǔ qióng lóu

    成语解释: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明・何景明《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

  • 近水台先得月

    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é yuè

    成语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 绿珠坠

    lǜ zhū zhuì lóu

    成语解释:绿珠:古代人名,歌女。
    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成语出处: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万丈高从地起

    wàn zhàng gāo lóu cóng dì qǐ

    成语解释: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成语出处:沈从文《新与旧》:“‘万丈高楼从地起’,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

  • 万丈高平地起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

    成语解释: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成语出处:沈从文《虎雏再遇记》:“他记得一句格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他因此永远能用起码名分在军队里混。”

  • 方寸之木,高于岑

    fāng cùn zhī mù , gāo yú cén lóu

    成语解释: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
    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 去梯

    shàng lóu qù tī

    成语解释: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寸木岑

    cùn mù cén lóu

    成语解释: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 平地

    píng dì lóu tái

    成语解释:比喻原来没有底子而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

    成语出处:宋・楼钥《攻瑰集・游大梅山护圣寺二首》:“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 楚馆秦

    chǔ guǎn qín lóu

    成语解释: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
    指歌舞妓院场所。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

  • 海市

    shèn lóu hǎi shì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