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成语(共359个)
探汤蹈火
成语解释: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万家灯火
成语解释: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灯火万家
成语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火伞张
成语解释:火伞:比喻烈日;张:展开。
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成语出处: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卓午从他火伞张。”
刀耕火种
成语解释: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成语出处:宋・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星星之火
成语解释: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熊熊烈火
成语解释:熊熊:形容火势旺盛。
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冥器杌椅车轿,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
烽火连天
成语解释: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
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束缊举火
成语解释:同“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洞若观火
成语解释: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成语出处:明・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明若观火
成语解释: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宋・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火冒三丈
成语解释: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怒火中烧
成语解释:中:心中。
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成语出处:宋・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怒火冲天
成语解释: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无名孽火
成语解释:名:称呼;孽:邪。
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