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成语(共14个)
春蚕到死丝方尽
成语解释:丝:双关语,思的谐音。
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鲸吞蚕食
成语解释: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成语出处:清・王韬《英宜保土》:“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
蚕丛鸟道
成语解释:指险绝的山路。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蚕食鲸吞
成语解释: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
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老蚕作茧
成语解释:老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成语出处:宋・苏轼《石芝》:“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
春蚕自缚
成语解释:蚕:昆虫名;缚:缠束。
像蚕作茧自缚。比喻自己束缚自己。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掉句文,便叫做‘痴鼠拖姜,春蚕自缚’。”
春蚕抽丝
成语解释:蚕:昆虫名;抽:拔出。
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成语出处:陈波《漫谈聊天》:“聊起来也定会如春蚕抽丝,而总无尽意吧。”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成语解释: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
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绩蟹匡
成语解释:匡:背壳。
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蝉联蚕绪
成语解释: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
比喻连接相承。成语出处:宋・沈辽《永安长老语录>序》:“昔如来以正法眼藏授大迦叶,蝉联蚕绪,以传于今。”
蚕头燕尾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成语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蚕丝牛毛
成语解释:比喻多而细密。
成语出处: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苟于孝道有阙,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毛,徒召辱耳。”
佴之蚕室
成语解释:居住于蚕室,指受宫刑。佴:被放置。
蚕室,指密封之室,因受刑人怕风,所以室内温暖严密。谷父蚕母
成语解释: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
成语出处:宋・曾慥《类说・续仙传》:“世人厌弃五谷,地司已收其种矣,可相率祈谢谷父蚕母,当致丰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