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的成语(共28个)
拖男挟女
成语解释: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
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挟细拿粗
成语解释:挟:挟制;拿:刁难。
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着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
倚官挟势
成语解释:倚仗官府的权势。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从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挟势。”
挟权倚势
成语解释:挟:倚仗。
凭借和倚仗权势。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他本是个君子人则挟权倚势,吹一吹登时教人烟灭飞灰。”
挟贵倚势
成语解释:挟:倚仗。
倚仗富贵权势。成语出处: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一卷:“端邸挟贵倚势,盛气凌人,汉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克。”
挟朋树党
成语解释:朋:互相勾结的同类人。
依仗同类,树立党派。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外无逼主之嫌,内无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挟朋树党,政以贿成。”
挟势弄权
成语解释:倚仗势力,玩弄权术。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情悔》:“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忏悔的尽!”
挟主行令
成语解释: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参见“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语出处:《南齐书・刘善明传》:“魏挟主行令,实逾二纪。晋废立持权,遂历四世。”
挟冤记仇
成语解释:把冤仇记在心上。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一折:倘若挟冤记仇,须贾,你觑者,俺这里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人平了你宅舍,马践了你庭堂。
挟筴读书
成语解释:挟:夹持;筴:同“策”,古代简册、书籍。
手拿图书,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倚势挟权
成语解释:挟:倚仗。
凭借权势,欺压别人。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行至郊外,撞见一个倚势挟权地葛彪,马踏死小生的母,又打死的浑家。”
倚权挟势
成语解释:倚仗权威势力欺凌他人。
成语出处:元曲谢金吾剧:“满城百姓闻吾怕,则我倚权挟势谢金吾,小官谢金吾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