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挂的成语

挂的成语(共61个)

  • 不足齿

    bù zú guà chǐ

    成语解释: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
    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 寸丝不

    cùn sī bù guà

    成语解释:①形容赤身裸体。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无牵挂。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

  • 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成语解释: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 何足齿

    hé zú guà chǐ

    成语解释:挂齿:放在嘴里说。
    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带有轻蔑意;现表示客套的话语。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无牵无

    wú qiān wú guà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 牵肠

    qiān cháng guà dù

    成语解释: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 一丝不

    yī sī bù guà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现形容赤身裸体。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 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 mài gǒu ròu

    成语解释: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 松枝

    sōng zhī guà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羚羊

    líng yáng guà jiǎo

    成语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

  • 无碍

    wú guà wú ài

    成语解释:见“无罣无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

  • 一漏万

    guà yī lòu wàn

    成语解释: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成语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 披红

    pī hóng guà cǎi

    成语解释:披红绸和彩帛,以示荣宠、慰劳或喜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 悬肠

    xuán cháng guà dù

    成语解释:形容挂念之深切。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

  • 一心两头

    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

    成语解释:一颗心对两方面都惦念。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