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的成语(共61个)
金榜挂名
成语解释:见“金榜题名”。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成语解释: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成语出处: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挂席为门
成语解释: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
箕山挂瓢
成语解释: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成语出处:明・敬虚子《小隐书・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一无牵挂
成语解释:指没有任何挂念的人和事。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着了那位帮带。”
挂冠归去
成语解释:冠:帽子,这里指官帽。
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成语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挂冠归隐
成语解释:冠:帽子,官帽。
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成语出处: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挂冠而去
成语解释:冠:官帽。
指辞去官职。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挂灯结彩
成语解释: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成语出处:《荡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乐喧天,挂灯结彩,说不尽那绵绣荣华,一段富贵。”
挂印悬牌
成语解释:悬:挂。
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挂肠悬胆
成语解释:形容担忧,放不下心来。
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合卺》:送荆钗只愁富室褒谈,良媒竟没一句回俺,反教娘挂肠悬胆。
齿颊挂人
成语解释:谓为人们所称道。
成语出处:何启、胡礼垣《新政论义》:“及知名之国皆有可取之物,齿颊挂人,多者二十馀种,再次亦数种,惟中国则无一见称焉。”
分心挂腹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挂念。
成语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起早挂晚
成语解释: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劳。
成语出处:秦兆阳《刘老济》:“逃荒到这村来,又从头干起,吃糠咽菜,起早挂晚,租人家地种,养羊、打鱼、搓麻绳,只要是赚钱的道儿,就得走一走。”
封刀挂剑
成语解释: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不再参加正式比赛。
成语出处:《羊城晚报》1984.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