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的成语(共99个)
得不偿丧
成语解释:见“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进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
魂飞神丧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唐・裴铏《传奇・孙恪》:“恪乃惊惧,若魂飞神丧,良久抚二子一恸。”
魂耗神丧
成语解释:耗:减损,消耗;丧:丧失。
吓得魂魄都飞散了。形容极为惊恐,不知所措。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其视州县守令,若鹓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神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惊魂丧魄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出处: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儽如丧狗
成语解释: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儽,古同“累”。
成语出处: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破家丧产
成语解释:见“破家败产”。
成语出处:《元典章・刑部・听讼》:“带领无名子弟动计三五十,执把军器,勾忧平民,监锁吊打,抢夺财物,破家丧产,民甚苦之。”
人心丧尽
成语解释:指不得人心到极点。
神丧胆落
成语解释: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徽》:“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失魂丧魄
成语解释: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元・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时日曷丧
成语解释: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语出《书・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失魂丧胆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恐慌。
成语出处: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贪饵丧生
成语解释:指鱼类因贪图饵食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孔丛子・抗志第十》: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