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丝的成语

丝的成语(共123个)

  • 金石

    jīn shí sī zhú

    成语解释: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世掌

    shì zhǎng sī lún

    成语解释:《礼记 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成语出处:《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 曳缟

    lǚ sī yè gǎo

    成语解释: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 白马

    qīng sī bái mǎ

    成语解释:指作乱的人。

    成语出处:《梁书・侯景传》:“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 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

  • 铢积

    zhū jī sī lèi

    成语解释:同“铢积寸累”。

    成语出处: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一例均科,既有偏重之弊,于是郡县横敛,铢积丝累,江东、西之害尤甚。”

  • 半粟

    yī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到要破费了父亲的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

  • 半粟

    cùn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 竹陶写

    sī zhú táo xiě

    成语解释: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 毫厘

    háo lí sī hū

    成语解释: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 吹竹弹

    chuī zhú tán sī

    成语解释: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成语出处: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 豪竹哀

    háo zhú āi sī

    成语解释:指管弦乐。

    成语出处: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 帽影

    biān sī mào yǐng

    成语解释: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成语出处:宋陆游《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 禅榻

    bìn sī chán tà

    成语解释:鬓丝:指年老的人;禅榻:僧床。
    形容老人过的像僧人一样的清静生活。

    成语出处:唐・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 剥茧

    chōu sī bāo jiǎn

    成语解释: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 鸟迹虫

    niǎo jì chóng sī

    成语解释: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