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丝的成语

丝的成语(共123个)

  • 弄竹

    tiáo sī nòng zhú

    成语解释: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弹拨吹奏乐器。

    成语出处:元・汤式《赠人》:“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 豪竹

    āi sī háo zhú

    成语解释: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
    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 毫发

    háo fā sī sù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微小。

    成语出处: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 击石弹

    jī rǎng gǔ fù

    成语解释:谓奏乐。

    成语出处:宋・秦观《代贺兴龙节表》:“加笾折俎,初偿露酎之醇;击石弹丝,始奏《钧天》之妙。”

  • 鸾胶凤

    luán jiāo fèng sī

    成语解释:指续娶的后妻。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虽然如此,只怕春风暗里恨弃鱼,当垆偷写文君句,谩重寻鸾胶凤丝。”

  • 毛发

    máo fà sī sù

    成语解释: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 析发解

    sī xī fà jiě

    成语解释:丝、发:指极其细微;解:分剖。
    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成语出处:明・宋濂《汪先生墓志铭》:“参以伊洛大儒传注之说,丝析发解,日攻月较,不故求为异,而亦不苟为同。”

  • 纷栉比

    sī fēn zhì bǐ

    成语解释:栉:梳篦;栉比:像梳齿排列。
    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轶事,猥琐赘余,丝纷栉比,一经奇见而色飞,偶尔艳聆而绝倒。”

  • 马迹蛛

    mǎ jì zhū sī

    成语解释: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成语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明中之暗,正中之侧,侧中之正,草蛇灰线,马迹蛛丝。”

  • 快刀斩乱

    kuài dāo zhǎn luàn sī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 没两气

    yī sī méi liǎng qì

    成语解释:指如同一根丝一般十分疲软,上气不接下气。也可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那妇人却踅将归来,到楼上看武大时,一丝没两气,看看待死。

  • 慧剑斩情

    huì jiàn zhǎn qíng sī

    成语解释:慧剑,佛家语比喻智慧像剑一样,能斩断一切烦恼和魔障。全句是说以理智、果决的态度,割舍纠结不清的情感。

    成语出处: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 来线去

    sī lái xiàn qù

    成语解释:比喻纠缠连挂。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但颜子得圣人说一句,直是倾肠倒肚是了,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 良马

    sù sī liáng mǎ

    成语解释: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郑玄笺:“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朱熹集传:“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

  • 羔羊素

    gāo yáng sù sī

    成语解释: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
    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退食自公,委蛇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