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的成语(共33个)
韬戈偃武
成语解释: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韬神晦迹
成语解释:谓隐藏踪迹。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
卷甲韬戈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韬光敛迹
成语解释:同“韬光晦迹”。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德山尘谭》:“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
养晦韬光
成语解释:谓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滨琐话・罗浮幻迹》:“苟能养晦韬光,始许了却前缘,重联仙侣。”
韬光养晦
成语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晦迹韬光
成语解释: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
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成语出处:元・王仲元《江儿水・叹世》:“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迹韬光计。”
韬晦待时
成语解释: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熊韬豹略
成语解释: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复安南碑》:“几神洞妙,熊韬豹略之权;舞电威棱,越骑燕犀之象。”
龙韬豹略
成语解释:指兵法。
成语出处:明・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韬声匿迹
成语解释:隐匿音信踪迹。谓不被人所见闻。
成语出处:晋・挚虞《征士胡昭赞》:“投簪卷带,韬声匿迹。”
文韬武略
成语解释: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六韬三略
成语解释:《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
后泛指兵书、兵法。成语出处:唐・黄滔《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贤,浚六韬三略之才谋。”
文韬武韬
成语解释: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成语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
韬光晦迹
成语解释: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成语出处:《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