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布的成语

布的成语(共96个)

  • 衣蔬食

    bù yī shū shí

    成语解释: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
    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 推诚

    tuī chéng bù xìn

    成语解释:诚:真心,诚意;信:诚实,信义。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成语出处:《周书・于翼传》:“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

  • 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

    成语解释: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
    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元《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发宪

    fā xiàn bù lìng

    成语解释:犹发号施令。

    成语出处:《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 衣之交

    bù yī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
    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 衣不

    yī bù bù tǐ

    成语解释:布:展开。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 斗米尺

    dǒu mǐ chǐ bù

    成语解释: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识面貌,每日以沉湎为工课。凡所得斗米尺布,尽以沽酒。”

  • 荆钗

    jīng chāi bù qún

    成语解释:钗;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荆条当作钗;粗布做成裙。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

    成语出处:晋・皇甫谧《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 衣韦带

    bù yī wéi dài

    成语解释: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 衣黔首

    bù yī qián shǒu

    成语解释: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
    古代指一般百姓。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 推诚

    tuī chéng bù gōng

    成语解释: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记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公,集谋广益。”

  • 一诺

    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
    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鼓雷门

    bù gǔ léi mén

    成语解释: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代会稽的城门名。
    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

  • 除旧

    chú jiù bù xīn

    成语解释:布:安排;展开。
    废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除旧更新”。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 星罗棋

    xīng luó qí bù

    成语解释: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罗:罗列;布:分布。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