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吐的成语

吐的成语(共94个)

  • 含苞

    hán bāo tǔ è

    成语解释:苞:花未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叶片;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
    形容花朵即将开放的状态。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式呈妍。”

  • 一饭三

    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语解释: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 酒后真言

    jiǔ hòu tǔ zhēn yán

    成语解释:酒喝多了以后容易讲真心话。

  • 狗嘴不出象牙

    gǒu zu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狗嘴,骂人嘴巴不干净。象牙,比喻美言良语。责骂人胡言乱语,说不出什么好话。

    成语出处:品花宝鉴第七回:“真正你这张嘴,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来。”

  • 刚亦不,柔亦不茹

    gāng yì bù tǔ , róu yì bù rú

    成语解释:刚:硬、强;柔:软、弱;茹:吃。
    对强硬的不害怕,对软弱的不欺侮。形容不欺软怕硬。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 咽苦

    yàn kǔ tǔ gān

    成语解释: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 明畅

    yīn tǔ míng chàng

    成语解释: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卢钧传》:帝元日大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

  • 鸿畅

    yīn tǔ hóng chàng

    成语解释: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卢钧传》:帝元日大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

  • 一筹不

    yī chóu bù tǔ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元《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轻吞慢

    qīng tūn màn tǔ

    成语解释: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妥娘唱毕,大家又称赞了一会儿,朱贵儿方在轻吞慢吐,嘹嘹呖呖,唱将起来。”

  • 呕心

    ǒu xīn tǔ dǎn

    成语解释:呕:吐。
    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 交疏

    jiāo shū tǔ chéng

    成语解释:交:交情;疏:不亲近;吐:谈吐,说话;诚:真诚,诚恳。
    交往虽然不密切,但说话非常真诚恳切。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 属不凡

    tǔ shǔ bù fán

    成语解释:吐属:谈吐。
    形容谈吐出众,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开道阔达,吐属不凡。”

  • 眉扬气

    méi yáng qì tǔ

    成语解释: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出词

    chū cí tǔ qì

    成语解释:犹谈吐。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经百家说为歌诗,与扬州豪俊交游,头骨硗然,有古丈夫风。其出词吐气,亦往往惊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