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捉的成语

捉的成语(共85个)

  • zhuō zéi zhuō zāng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鬼放鬼

    zhuō guǐ fàng guǐ

    成语解释: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 生擒活

    shēng qín huó zhuō

    成语解释:生:活;擒:捉。
    活捉对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故此是天然蜕下,气候俱到,肋节俱完的,与生擒活捉、寿数未满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

  • 老鼠

    gǒu zhuō lǎo shǔ

    成语解释: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成语出处: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 钟馗

    zhōng kuí zhuō guǐ

    成语解释: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
    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成语出处: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 奸见双,贼见赃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 zhuō zéi jiàn zāng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贼见赃,奸见双

    zhuō zéi jiàn zāng ,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

  • 虎头上虱子

    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i

    成语解释:比喻干危险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你偏进去,又不就走,还要虎头上捉虱子!”

  • 拿贼要赃,奸要双

    ná zéi yào zāng ,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 奸要双,抓贼要赃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 zhuā zéi yào zāng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钢》第26回:“你别着急啊,捉奸要双,抓贼要赃,慢慢地来,等抓住他的证据再说。”

  • 奸见双,抓贼见赃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 zhuā zéi jiàn zāng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抓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梦。”

  • 奸见双,拿贼要赃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 ná zéi yào zāng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2回:“‘捉奸见双,拿贼要赃’……无有对证,如何诬赖孤家呢!”

  • 赃,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贼要赃,奸要双

    zhuō zéi yào zāng ,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 一沐三发,一饭三吐哺

    yī mù sān zhuō fà , 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语解释: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
    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