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的成语(共58个)
泽及髊骨
成语解释:泽:恩泽;髊:肉未烂尽的骸骨。
恩泽及于死者。形容恩德深厚。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草泽英雄
成语解释:草泽:荒野地。
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便是有才如李渊,尚且不容于朝廷,那草泽英雄,谁人鉴赏?”
三江七泽
成语解释:泛指江河湖泽。
成语出处: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尊主泽民
成语解释: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李公择书》之十一:“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遗风余泽
成语解释: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张彦远》:“此其遗风余泽,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
泽深恩重
成语解释:泽:恩泽,德泽。
德泽深远,恩情厚重。成语出处:唐・张说《谢京城东亭子宴送表》:“当陛下圣明之朝,事出非常,泽深恩重,今者誓将沥血,未足竭诚,徒欲杀身。岂能报答。”
泽及万世
成语解释:泽:恩泽。
恩惠可施及子孙万代。形容恩德无量。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大宗师》: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泽被后世
成语解释:泽:恩泽,恩惠。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成语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泽梁无禁
成语解释:泽,水流会合的地方。梁,在河川中筑土为隄,阻断河水而捕捉鱼虾之处。全句是说不禁止人民在河川中设梁。形容政府的宽厚慈爱。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被泽蒙庥
成语解释:指受恩泽,蒙庇护。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吴留村》:“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自县治以至何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
尺泽之鲵
成语解释: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川泽纳污
成语解释: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大泽礨空
成语解释:大泽:很大的水面,多指湖泊;礨空:蚁穴。
小蚂蚁空居于大泽之中。形容二者相比过于悬殊。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乘米之在太仓乎?
单椒秀泽
成语解释:单椒:孤立的山峰;秀泽:秀丽的水泽。
形容山明水秀,风景优美。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