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的成语(共58个)
顺非而泽
成语解释: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学非而博,顺非而泽。”
渊渟泽汇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的集聚汇合。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汉兴,董贾诸人,渐趋醇朴,一代文章,垂复古始,淮南又群集浮华,纲罗淫僻,渊渟泽汇,萃为此编。”
泽吻磨牙
成语解释:犹言龇牙咧嘴。凶残貌。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酷吏传序》:“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
振兵泽旅
成语解释:见“振兵释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古‘释’字作‘泽’。”
泽畔吟
成语解释:泽畔:湖泽旁边。
在湖泽旁边吟颂。形容官吏被贬失意时所写的作品。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成语解释:泽:原指雨露,引申为祖业;斩:衰败。
君子的祖业,经过五代就会衰败,最终断绝。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十步之泽,必有芳草
成语解释:芳草:比喻人才。
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袍泽之谊
成语解释: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
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手泽之遗
成语解释:手泽:为手汗所沾润。
指先人遗物。成语出处:《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手泽尚存
成语解释:手泽:为手汗所沾润。
指先人遗物仍然保存着。多指著述、手迹。成语出处:《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唐・刘禹锡《唐故相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先正司空与丈人为显交,撤悬之前五日,所赋诗寄友非他人也。今手泽尚存。
温润而泽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成语出处:《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深山大泽
成语解释:泽:湖泊。
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引申为穷乡僻壤。比喻诗文境界深远恢弘。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23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河润泽及
成语解释:河润:如同河流浸润土地那样;泽:恩泽,恩惠。
能将恩惠施与众人,使都能得到好处和利益。成语出处:《列子・列御寇》:河润九里,泽及三族。
顺比滑泽
成语解释:顺比:顺着别人的意思;滑泽:言语圆滑。
用圆滑的语言,顺着人家的意思说。成语出处:《韩非子・难言》: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
竭泽焚薮
成语解释:竭:排水。
薮:指草野。
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