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放的成语

放的成语(共133个)

  • 诸四夷

    fàng zhū sì yí

    成语解释: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
    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成语出处:鲁迅《对于批评家的希望》:“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

  • 诸四裔

    fàng zhū sì yì

    成语解释: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
    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成语出处: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那也可以临末声明:‘君子不为己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

  • 虎自卫

    fàng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 屁添风

    fàng pì tiān fēng

    成语解释:谓从旁助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

  • 火烧山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 得财买

    dé cái mǎi fàng

    成语解释:得:贪得;放:释放。
    收受贿赂,私放嫌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你做公差所干何事?若非用计谋死,必然得财买放,有何理说?”

  • 浪不羁

    fàng l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羁:约束。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 诞不羁

    fàng dàn bù jī

    成语解释:见“放荡不羁”。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二一○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濛》:“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庚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

  • 纵不拘

    fàng zòng bù jū

    成语解释:见“放纵不羁”。

    成语出处:《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 诞不拘

    fàng dàn bù jū

    成语解释:见“放荡不羁”。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韩退处士,绛州人,放诞不拘,浪迹秦晋间,以诗自名。”

  • 达不羁

    fàng dá bù jī

    成语解释: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羁,不轻财傲物之志。”

  • 浪不拘

    fàng làng bù jū

    成语解释:见“放浪不羁”。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她满意自己的权威,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

  • 浪无拘

    fàng làng wú jū

    成语解释:见“放浪不羁”。

    成语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建》:“建性耽酒,放浪无拘。”

  • 浪无羁

    fàng làng wú jī

    成语解释: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成语出处:宋・惠洪《遇如无象于石霜,如与睿廓然相好,故赠之》诗:“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

  • 言高论

    fàng y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成语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