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放的成语

放的成语(共133个)

  • 冷箭

    fàng lěng jiàn

    成语解释: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成语出处:鲁迅《无花的蔷薇》:“我对于‘放冷箭’的解释,颇有些和他们一流不同,是说有人受伤,而不知这箭从什么地方射出。”

  • 虎归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归:返回。
    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 见兔

    jiàn tù fàng yīng

    成语解释: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 鱼入海

    fàng yú rù hǎi

    成语解释: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 含苞待

    hán bāo dài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顺水

    shùn shuǐ fàng chuán

    成语解释:比喻顺应当时的情势,采取相应的行动。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法嗣・大宁道宽禅师》:“万用自然,不劳心力。到这里唤作顺水放船,且道逆风兴楫,谁是好手?”

  • 牛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归马

    guī mǎ fàng niú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南山

    mǎ fàng nán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捉鬼

    zhuō guǐ fàng guǐ

    成语解释: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 门户开

    mén hù kāi fàng

    成语解释: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也指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

    成语出处: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

  • 百花齐,百家争鸣

    bǎi huā qí fàng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 胸怀祖国,眼世界

    xiōng huái zǔ guó , fàng yǎn shì jiè

    成语解释:怀:怀藏。
    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成语出处: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诸四海而皆准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成语解释: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成语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风高火,月黑杀人

    fēng gāo fàng huǒ , yuè hēi shā rén

    成语解释:风高:风非常大。
    月黑:指黑夜。
    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成语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