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的成语(共45个)
果刑信赏
成语解释:谓赏罚严明。
讳兵畏刑
成语解释: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成语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僭赏滥刑
成语解释: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礼乐刑政
成语解释: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亦漠然自以为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
明刑不戮
成语解释: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
成语出处:《商君书・赏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尚德缓刑
成语解释: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
崇尚德政,放宽刑罚。成语出处: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威刑不肃
成语解释: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
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刑无等级
成语解释:对犯人用刑不考虑其地位的尊贵和卑贱。
成语出处:《商君书・赏刑》: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刑余之人
成语解释:余:以后。
①特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②也指受刑致残的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刑错不用
成语解释:错,同措,搁置。全句是说刑法搁置不用。形容国家太平,百姓安宁,不必使用刑法。与“刑期无刑”义近。
成语出处:荀子议兵篇:“传曰:『威厉而不诚,刑错而不用。』”
造言之刑
成语解释:刑:刑罚。
对造谣惑众的人所处的刑罚。成语出处:《周礼・地官・司徒》: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
刑天争神
成语解释:刑天:神话人物。
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