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的成语(共121个)
- 十病九痛- 成语解释:形容浑身病痛。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 疾病相扶- 成语解释: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 病由口入- 成语解释:见“病从口入”。 -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 心病难医- 成语解释:医:医治。 
 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 病魔缠身- 成语解释:指长期患病。 - 成语出处:《辞海・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 病染膏肓- 成语解释:见“病入膏肓”。 - 成语出处: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 病在膏肓- 成语解释:见“病入膏肓”。 -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成语解释:祸:灾祸。 
 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1卷:“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 
-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成语解释:指:指责。 
 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 病去如抽丝- 成语解释:形容病愈很快而且彻底。 - 成语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十章:“可是,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慢慢儿地养着吧,急也没用。” 
- 心病还将心药医- 成语解释: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真心病还将心药医也。” 
- 病笃乱投医- 成语解释:投:投奔。 
 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成语出处: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再问问看,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见于《红楼梦》上的所谓‘病笃乱投医’了。” 
-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成语解释:怜:怜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心病还从心上医- 成语解释: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 
- 心病还用心药医- 成语解释: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 成语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86回:“自古道,心病还用心药医。怎生设计害了方表,弄他妻子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