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病的成语

病的成语(共121个)

  • 切中时

    qiè zhòng shí bìng

    成语解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
    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成语出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王彦光》:“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

  • 枯鱼

    kū yú bìng hè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穷困之士。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似枯鱼病鹤,空怀霄汉,挨着寒鸡茅店。”

  • 积劳成

    jī láo chéng bìng

    成语解释: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成语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 交迫

    pín bìng jiāo pò

    成语解释: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成语出处:宋・叶适《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颓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

  • 交攻

    pín bìng jiāo gōng

    成语解释:见“贫病交迫”。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 交加

    pín bìng jiāo jiā

    成语解释:交:一齐;同时;加:压上。
    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 身心交

    shēn xīng jiāo bìng

    成语解释:交:同时;病:疲惫;困乏。
    身体和精神都疲惫。

    成语出处: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

  • 多愁多

    duō chóu duō bìng

    成语解释: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成语出处:宋・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 不起

    yī bìng bù qǐ

    成语解释: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

  • 救人

    zhì bìng jiù rén

    成语解释:治疗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 相怜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成医

    jiǔ bìng chéng yī

    成语解释: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楚 屈原《九间・惜育》:“九折臂而成医兮。”汉・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 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成语解释: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成语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殃殃

    bìng bìng yāng yāng

    成语解释: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

  • 四百四

    sì bǎi sì bìng

    成语解释: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成语出处:《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