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焉的成语

焉的成语(共32个)

  • 不入虎穴,得虎子

    bù rù hǔ xué , 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心不在

    xīn bù zài yān

    成语解释: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不详

    yǔ yān bù xiáng

    成语解释:语:话;焉:古汉语助词。
    话说得不详细。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成马

    wū yān chéng mǎ

    成语解释: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

    成语出处:《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

  • 皮之不存,毛将

    pí zhī bù cún , máo jiāng yān fù

    成语解释: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lún yān huàn yān

    成语解释: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 割鸡用牛刀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成语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杀鸡用牛刀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成语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塞翁失马,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成语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出处:《病玉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话也罢,到了日后,才觉得俺不是说笑话哩。”

  • 皮不存而毛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成语解释: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 不察

    xī yān bù chá

    成语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如割

    xīn yān rú gē

    成语解释:焉:语助词。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成语出处:《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 思逞

    jiǎo yān sī chěng

    成语解释:见“狡焉思启”。

    成语出处: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桂,英人将问藏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 思启

    jiǎo yān sī qǐ

    成语解释:《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 思肆

    jiǎo yān sī sì

    成语解释:见“狡焉思启”。

    成语出处: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思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