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的成语(共54个)
捋袖揎拳
成语解释:捋:拉起。
揎:卷起袖子。
拉起袖子,伸出拳头。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成语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前后军兵紧相并,左右枪刀厩围定。捋袖揎拳挺盔顶,破步撩衣扯剑迎。”
裸袖揎拳
成语解释:挽起衣袖,露出拳头,形容浪荡。
成语出处: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裸袖揎衣
成语解释:裸:裸露;揎衣:卷袖。
卷起或捋起衣袖,裸露手臂。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哨遍》:“当日先生沈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
攞袖揎拳
成语解释:挽起袖子,露出拳头,准备动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
捰袖揎拳
成语解释:见“揎拳捰袖”。
揎拳掳袖
成语解释: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马丹阳》:“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你你你不辨低高。”
碧鬟红袖
成语解释: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担风袖月
成语解释:袖:纳入袖中。
比喻没有负担,无忧无虑。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将历年所积的宦囊,并家属人等,送至原籍安顿妥当了,却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断袖余桃
成语解释: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亦作“断袖之欢”,“断袖分桃”,“断袖之好”,“断袖之契”,“断袖之癖”,“断袖之冤”。
断袖之癖
成语解释: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
成语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短衣窄袖
成语解释: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靿鞢带,皆胡服也。
分桃断袖
成语解释:借指男宠。
成语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韩非子・说难》: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祼袖揎拳
成语解释:揎:卷起或捋起袖子。
形容十分气愤的样子。也形容劲头十足。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一个个酒囊饭袋成何用,掳袖揎拳号俊杰。
槊血满袖
成语解释: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模拟》:“至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于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
掀拳裸袖
成语解释: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行酒之间,说着许多豪杰勾当,掀拳裸袖,只恨相见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