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袖的成语

袖的成语(共54个)

  • 分桃

    duàn xiù fēn táo

    成语解释:断:截断;分:分出。
    借指男宠。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 广高髻

    guǎng xiù gāo jì

    成语解释: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形容风俗奢靡。

    成语出处: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 里乾坤

    xiù lǐ qián kūn

    成语解释:乾坤:指天地。
    袖中藏有天地。比喻离奇的幻术。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大仙把玉薼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

  • 揎拳裸

    xuān quán luǒ xiù

    成语解释:犹言揎拳捋袖。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夏侯玄]揎拳裸袖,径击司马师,却被武士擒住。”

  • 手长衣

    shǒu cháng yī xiù duǎn
  • 蜂虿作于怀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成语解释: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成语出处:《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 之宠

    duàn xiù zhī chǒng

    成语解释:断:截断;宠:宠爱,宠幸。
    指男子搞同性恋的行径,指男宠。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 后进领

    hòu jìn lǐng xiù

    成语解释: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 后进

    lǐng xiù hòu jìn

    成语解释:指后辈中才华出众,遥遥领先的人。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暕传》:叔宝理遣之谈,彦辅名教之乐,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

  • 旁观

    páng guān xiù shǒu

    成语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成语出处: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 挥拳掳

    huī quán lǔ xiù

    成语解释:形容动怒,准备打人或人的劲头足。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挥拳掳袖的才要说他那个主意,忽然又道:‘你等等儿。’”

  • 春风

    mǎn xiù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水仙子》曲:“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 红裙

    cuì xiù hóng qún

    成语解释:翠:青绿色。
    指妇女的服装。借指妇女。

    成语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总然你富才华,高名分,谁不爱翠袖红裙。”

  • 宽袍大

    kuān páo dà xiù

    成语解释: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

  • 揎拳

    lǔ xiù xuān quán

    成语解释:掳:挽;揎:拳打。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一个个酒囊饭袋成何用,掳袖揎拳号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