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肠的成语

肠的成语(共140个)

  • 辘辘

    jī cháng lù lù

    成语解释: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
    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搜索枯

    sōu suǒ kū cháng

    成语解释:枯肠:心肠都枯干了。
    比喻写作思路贫乏。形容极力冥思苦想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 蝉腹龟

    chán fù guī cháng

    成语解释: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 脑满

    nǎo mǎn cháng féi

    成语解释: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
    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 肥脑满

    cháng féi nǎo mǎn

    成语解释: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
    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成语出处:《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 洗胃

    guā cháng xǐ wèi

    成语解释: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吞刀刮

    tūn dāo guā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寸断

    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 酒有别

    jiǔ yǒu bié cháng

    成语解释: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曦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 挂肚

    qiān cháng guà dù

    成语解释: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 小道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成语解释: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

  • 热心

    rè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指对人热情、乐于替别人办事。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8回:“你娘好人,有仁义的姐姐,热心肠儿。”

  • 食不充

    shí bù chōng cháng

    成语解释:见“食不充饥”。

    成语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幼学之年不蒙师训。”

  • 寸断

    huí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 割肚牵

    gē dù qiān cháng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