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的成语(共140个)
- 菩萨心肠- 成语解释:菩萨的慈悲胸怀。比喻心地仁慈。 - 成语出处:《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 
- 愁肠九转- 成语解释: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 儿女心肠- 成语解释: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 木石心肠- 成语解释: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 成语出处: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 九曲回肠- 成语解释: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别具心肠- 成语解释: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 成语出处: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 别有心肠- 成语解释:别:另外。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 倾吐衷肠- 成语解释:完全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思想或心理状态。 
- 别有肺肠- 成语解释: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 
 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 别具肺肠- 成语解释: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 成语出处: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不易为合理之解决。” 
- 索尽枯肠- 成语解释:索:寻找,搜索;枯肠:枯渴的肠。 
 比喻费尽心思。-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0回:“来秋的令烦得很,令人索尽枯肠。” 
- 自有肺肠- 成语解释:肺肠:比喻心思。 
 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 开心见肠- 成语解释:见“开心见诚”。 - 成语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 回肠百转- 成语解释:见“回肠九转”。 - 成语出处: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百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 愁肠九回- 成语解释: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