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改的成语

改的成语(共125个)

  • 更姓

    gēng xìng gǎi míng

    成语解释:更:改变。
    指改换原来的姓名。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淄去了。”

  • 邪归正

    gǎi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朝令夕

    zhāo lìng xī gǎi

    成语解释: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唐・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易辙

    yì zhé gǎi xián

    成语解释: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成语出处: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易辙改弦,以其材力聪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见其必逊于西人也哉?”

  • 过而能

    guò ér néng gǎi

    成语解释: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天换地

    gǎi tiān huàn dì

    成语解释: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成语出处: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 面不

    miàn bù gǎi sè

    成语解释:面:颜面;色:颜色。
    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 朝闻夕

    zhāo wén xī gǎi

    成语解释: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成语出处:《晋书・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 屡教不

    lǚ jiàn bù gǎi

    成语解释: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
    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 朝令暮

    zhāo lìng mù gǎi

    成语解释: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成语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 弦易辙

    gǎi xi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成语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 积习难

    jī xí nán gǎi

    成语解释: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
    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改正。

    成语出处:巴金《小序》:“真是积习难改,拿起笔,就像扭开了龙头,水荷荷地流个不停。”

  • 换门闾

    gǎi huàn mén lǘ

    成语解释:①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②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闾。”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

  • 前非

    tòng gǎi qián fēi

    成语解释: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
    非:错误。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 朝过夕

    zhāo guò xī gǎi

    成语解释:形容改正错误快。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