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辱的成语

辱的成语(共63个)

  • 公然侮

    gōng rán wǔ rù
  • 进荣退

    jìn róng tuì rǔ

    成语解释: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思慎赋》:“赋形天地,受气阴阳,生乐死哀,进荣退辱。”

  • 旧荣新

    jiù róng xīn rǔ

    成语解释:过去的荣耀和现在的耻辱。形容人生无常,变化多端。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丽人堂》第三折:感今怀古,旧荣新辱,都装入酒葫芦。

  • 栖遑之

    qī huáng zhī rǔ

    成语解释:栖遑:忙忙碌碌,奔波不定的样子。
    四处奔忙,不得安居的劳辱。

    成语出处:晋・陆机《演连珠》:“利尽万物,不能睿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栖遑之辱。”

  • 求荣反

    qiú róng fǎn rǔ

    成语解释:比喻追求荣誉反而受到污辱。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五十九回:这样的人到了堂子里头这样的地方,那就真是求荣反辱、自寻苦吃了。

  • 屈身

    qū shēn rǔ zhì

    成语解释:屈:降低。
    降低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心志。

    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

  • 屈节

    qū jié rǔ mìng

    成语解释: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国殃民

    rǔ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 升沉荣

    shēng chén róng rǔ

    成语解释:升:上升;升沉:指仕途上的得失;荣辱:显荣与耻辱。
    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成语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下官苏轼,自被谗谮,远贬遐荒,谁想得复天日,我想升沉荣辱,好无定啊!”

  • 肆言詈

    sì yán lì rǔ

    成语解释:肆:任意妄为,放肆。
    詈:骂。
    辱:侮辱。
    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

  • 忘情荣

    wàng qíng róng rǔ

    成语解释:忘情:忘掉感情,即不动感情;荣辱:光荣和耻辱。
    对荣辱得失无动于衷。

    成语出处:唐・杜甫《写怀》诗: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 幸不

    xìng bù rù mìng
  • 幽囚受

    yōu qiú shòu rǔ

    成语解释:幽:监禁。
    被监禁受侮辱。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公子纠死,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 榆次之

    yú cì zhī rǔ

    成语解释: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 主忧臣

    zhǔ yōu chén rǔ

    成语解释: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