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的成语(共179个)
必恭必敬
成语解释: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
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语解释: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必由之路
成语解释:必:一定;由:经过。
一定要经过的道路。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成语解释: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成语解释: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分秒必争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成语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二者必居其一
成语解释:居:占。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多行不义必自毙
成语解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有其父必有其子
成语解释: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成语出处:《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语解释: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成语解释:伐:讨伐。
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盛极必衰
成语解释:兴盛到了极点就会衰败。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0回:“盛极必衰,理所必至。”
盈则必亏
成语解释:盈:圆。
亏:缺。
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形容物极必反。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大德必寿
成语解释: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成语出处:《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