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的成语(共142个)
悬龟系鱼
成语解释:指任高官显宦。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车服志》:“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天授二年,改佩鱼为。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
众寡悬绝
成语解释: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节:“布打城既克复,奥俄军奋战益力,众寡悬绝……此匈加利千钧一发之时也。”
虚堂悬镜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成语出处:元《宋史・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衣若悬鹑
成语解释: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似披敝衣,因以“悬鹑”比喻衣服破烂。
形容人衣衫褴褛,处境穷苦。成语出处:典出《荀子·大略篇》: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引文大意是,子夏家境贫穷,“衣若悬鹑”。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作官?”子夏说:“诸侯傲视我,我不作他的臣子;高官们傲视我,我不再跟他们见面。柳下惠穿的衣裳同守门人一样破旧,而他的人品和学问却不被怀疑,这不是他一时的名声造就的。作官就得谋利,争一时之利好像爪甲离开掌端——那就丧失本身了。”
悬羊击鼓,饿马蹄铃
成语解释:把羊吊起来,使羊蹄乱动击鼓;将铃绑在饿马蹄子上,蹄动发出声响。古时作战,在军营中作这样的布置以诱惑敌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今夜倒下了空营,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匏瓜空悬
成语解释: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匏瓜徒悬
成语解释:匏瓜:似葫芦而稍大,成熟后可以做水瓢。
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三国・魏・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以解倒悬
成语解释:解:解救;倒悬:头朝下悬挂着。
比喻解除百姓的困苦。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悬弧之庆
成语解释:弧:木弓;悬弧:古代生了男孩在门左首挂一张木弓;庆:可庆之事。
指男子的生日。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有。”
悬弧之辰
成语解释:弧:木弓;悬弧:古代生了男孩在门左首挂一张木弓;辰:生辰。
指男子的生日。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有。”
室如悬罄
成语解释:见“室如县罄”。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倒悬之患
成语解释: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
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悬车之年
成语解释:指七十岁。
成语出处:《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