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悬的成语

悬的成语(共142个)

  • 秦镜

    gāo xuán qín jìng

    成语解释: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
    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 剑空垄

    xuán jiàn kōng lǒng

    成语解释:比喻心许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变。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 断是非

    xuán du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悬断:凭空推断。
    凭空推断是与非、对与错。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吾性呆滞,多所未甚喻,安敢悬断是且非耶?”

  • 为厉禁

    xuán wéi lì jìn

    成语解释:悬:公开揭示;厉禁:严厉禁止。
    公开严厉地加以禁止。

    成语出处: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本朝自康熙以来,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所以悬为厉禁。”

  • 壶于市

    xuán hú yú shì

    成语解释:悬壶:行医。
    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 首吴阙

    xuán shǒu wú què

    成语解释:犹言悬门抉目。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 旌万里

    xuán jīng wàn lǐ

    成语解释:比喻军队远征。

    成语出处:《汉书・陈汤传》:“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

  • 挂印

    guà yìn xuán pái

    成语解释:悬:挂。
    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 挂肠

    guà cháng xuán dǎn

    成语解释:形容担忧,放不下心来。

    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合卺》:送荆钗只愁富室褒谈,良媒竟没一句回俺,反教娘挂肠悬胆。

  • 百结

    bǎi jié xuán chún

    成语解释: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成语出处:《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褴褛,百结悬鹑,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 兵束马

    xuán bīng shù mǎ

    成语解释:见“悬车束马”。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 崖转石

    xuán yá zhuǎn shí

    成语解释: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及其机之既动,则以悬崖转石之势,波波之相续,峰峰之不断,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

  • 河泻火

    xuán hé xiè huǒ

    成语解释:见“悬河注火”。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扫荡无余,犹悬河以泻火。”

  • 石程书

    xuán dàn chéng shū

    成语解释: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鼓待椎

    xuán gǔ dài zhuī

    成语解释:《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
    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
    ’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