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的成语(共39个)
- 出夷入险- 成语解释:出入于安危之中。 - 成语出处: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 毁宗夷族- 成语解释:把同宗簇的人都杀死。 - 成语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方臣所荷未足为泰,岂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窃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 
- 行若由夷- 成语解释:行:行为;由、夷:指春秋时的许由和伯夷,古代的廉洁之士。 
 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洁。-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若仆大质已方缺矣,虽才怀隋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 行比伯夷- 成语解释: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 
 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桔颂》:“年岁虽小,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 朝夷暮跖- 成语解释: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邵之两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观世变矣。” 
- 夷险一致- 成语解释:夷:平安。 
 不论处于顺境或是逆境,节操均不变如一。- 成语出处:《抱朴子》:竭身命以列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