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草的成语

草的成语(共225个)

  • 莽英雄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草莽:草丛,草野。
    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成语出处:冯铿《红的日记》:“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 率了事

    cǎo shuài liǎo shì

    成语解释:了:了结,结束。
    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 出山小

    chū shān xiǎo cǎo

    成语解释:出山:从山里出来;小草:植物。
    比喻隐士出来做官。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 救命稻

    jiù mìng dào cǎo

    成语解释: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王朔《永失我爱》:“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 为寇

    luò cǎo wéi kòu

    成语解释:寇:盗贼。
    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 三顾

    sān gù cǎo lú

    成语解释:见“草庐三顾”。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 浮沉

    fú chén cǎo yě

    成语解释: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

  • 瞻风

    bō cǎo zhā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云岩晟禅法嗣・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

  • 创未就

    cǎo chuàng wèi jiù

    成语解释: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
    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除根

    chǎn cǎo chú gēn

    成语解释:斩草除根。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 间求活

    cǎo jiān qiú huó

    成语解释:草间:草野之中。
    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成语出处:《晋书・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 长林丰

    cháng lín fēng cǎo

    成语解释: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成语出处:三国・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 风行

    fēng xíng cǎo cóng

    成语解释:见“风行草偃”。

    成语出处:《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 衣木食

    cǎo yī mù shí

    成语解释:木:树。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靡风行

    cǎo mí fēng xíng

    成语解释:见“风行草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