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成语(共56个)
门外汉
成语解释:指外行人。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竺证悟法师》:“‘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说:‘是门外汉耳。’”
好汉不吃眼前亏
成语解释: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绿林好汉
成语解释:绿林:古代山名;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带。
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气逾霄汉
成语解释: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帝本纪》:“公受命宗枋,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彪形大汉
成语解释: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
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身在曹营心在汉
成语解释: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成语出处: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河汉江淮
成语解释: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成语出处: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楚界汉河
成语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铮铮铁汉
成语解释: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成语出处: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饱汉不知饿汉饥
成语解释: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汉武托孤
成语解释:汉武:汉武帝;孤:遗孤。
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好汉做事好汉当
成语解释:敢做敢当,不推责任。
成语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好汉做事好汉当,现在谁要是走漏一点风声,谁也好不了。”
好汉惜好汉
成语解释:惜:爱惜。
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2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成语解释:文:一个铜钱。
指钱的作用很重要。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相公年幼,休要妄费了。有时,看这东西不难;没有时,便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