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貌的成语

貌的成语(共76个)

  • 辨色

    jiàn mào biàn sè

    成语解释:监:通“鉴”,照,察;貌:容色,外表;辨:辨别,明察;色:脸色。
    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 深情

    hòu mào shēn qíng

    成语解释: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列御寇》:“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

  • 德言工

    dé yán gōng mào

    成语解释: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 倾城

    yī mào qīng chéng

    成语解释:顾:回看。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顾盼之间,全城人都为之倾倒。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祝寿》:“张郎不成,李郎不应,十人见我九人憎,羞杀我一貌倾城。”

  • 蓬心

    huā mào péng xīn

    成语解释:蓬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见识浅薄。
    指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而叩其女学,则花貌蓬心,瞢无所识。”

  • 双绝

    cái mào shuāng jué

    成语解释: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 俱全

    cái mào jù quán

    成语解释:俱:全,都。
    既有才学,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双绝”、“才貌双全”、“才貌两全”。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 超群

    cái mào chāo qún

    成语解释:貌:容貌。
    才能和容貌都超出寻常人。

  • 合情离

    mào hé qíng lí

    成语解释: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虽克竭敬爱,而貌合情离,与从夫之义悖矣。”

  • 男才女

    nán cái nǚ mào

    成语解释:男人有才能,女人相貌美,是理想的一对。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尝见世有男才女貌,往往限于门第而不能如愿者,处此境地,尤要确有把持。”

  • 不及中人

    zhuàng mào bù jí zhōng rén

    成语解释:壮貌:容貌;中人:一般人。
    容貌不如普通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

  • 改容更

    gǎi róng gēng mào

    成语解释:改:改换;容:神色;更:更改;貌:相貌。
    指变了神色或模样。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学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 察色

    guān mào chá sè

    成语解释: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成语出处:《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礼为情

    lǐ wéi qíng mào

    成语解释: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 谨毛失

    jǐn máo shī mào

    成语解释: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画者谨毛而失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