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的成语(共38个)
百丈竿头
成语解释: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睹影知竿
成语解释:睹:见;竿:竹竿。
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成语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睹影知竿乃妙。”
揭竿四起
成语解释:揭:举;竿:竹竿,指旗帜。
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成语出处: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起矣。”
鲇鱼上竹竿
成语解释: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鲇鱼缘竹竿
成语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鲶鱼上竹竿
成语解释:俗说鲶鱼能上竹竿,但鲶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鲶鱼缘竹竿
成语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鲶鱼上竹竿”。
苞苴竿牍
成语解释: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
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一竿风月
成语解释: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
比喻忘却世事,在清风明月的美景下行乐。成语出处:宋・陆游《鹊桥仙》词: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蓑笠纶竿
成语解释:蓑:蓑衣;笠:斗笠;纶:钓鱼的线。
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钓竿。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成语出处: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待我蓑衣纶竿自然,我比姜太公多来近远。
斩木揭竿
成语解释:揭:举起;竿:竹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逢场竿木
成语解释: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语本《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成语出处:语出《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竿头直上
成语解释:比喻进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