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的成语(共14个)
贿赂公行
成语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
指公开行贿受赂。成语出处:《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赃贿狼藉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成语出处:《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贿货公行
成语解释: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周书・晋荡公护传》:“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明党相扇,贿货公行。”
招权纳贿
成语解释: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
抓权力,受贿赂。成语出处: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
贪贿无艺
成语解释: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
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货贿公行
成语解释: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魏书・刑罚志》:“天平后,迁移草创,百司多不奉法,货贿公行。”
揽权纳贿
成语解释:揽:把持。
纳:接纳。
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贿赂并行
成语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
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
贪污受贿
成语解释: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政以贿成
成语解释: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今自王叔之相也,政以贿成,而刑放于宠。”
贪财好贿
成语解释:贿:贿赂。
贪图财物和喜欢贿赂。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差小官体察民情,因傅彬贪财好贿,犯刑宪负累忠臣。”
赃贿狼籍
成语解释:见“赃贿狼藉”。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贪赃纳贿
成语解释:贪赃: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家或他人的财物;纳:接受;贿:贿赂。
指利用职权,贪污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