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夺的成语

夺的成语(共123个)

  • 杀生与

    shā shēng yǔ duó

    成语解释:杀:叫人死;生:叫人活;与:给予;夺:剥夺。
    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 生死予

    shēng sǐ yǔ duó

    成语解释:〖释义〗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
    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 扑击遏

    pū jī è duó

    成语解释:扑击:打击。
    指拦路打劫。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安死》:于是乎聚众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

  • 目眩神

    mù xuàn shén duó

    成语解释:眩:眼花。
    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夺,瞻恋弗舍。”

  • 我争

    nǐ duó wǒ zhēng

    成语解释:指相互争夺。亦作“你争我斗”、“你争我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东扯西拽,你夺我争,纷纷乱嚷。”

  • 巧偷豪

    qiǎo tōu háo duó

    成语解释: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强词

    qiǎng cí duó zhèng

    成语解释:同“强词夺理”。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但酒醒,硬打挣,强词夺正,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

  • 迷魂

    mí hún duó pò

    成语解释:见“迷魂淫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既升绝顶,乐声嘹亮,俱在天际,觥筹交错,迷魂夺魄,不自知其在人间矣。”

  • 标情

    biāo qíng duó qù

    成语解释:指传情逗趣。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极欲》;“只有教坊之女,搅筝琶,舞《霓裳》,乔合生,大迓鼓,醉罗歌,调笑令,但是标情夺趣,他所事皆知。”

  • 扯鼓

    chě gǔ duó qí

    成语解释:形容作战勇敢。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 光采

    guāng cǎi duó mù

    成语解释: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玉台翠树,光采夺目。”

  • 换骨

    huàn gǔ duó tāi

    成语解释: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换骨夺胎法》:“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 攘权

    rǎng quán duó lì

    成语解释:犹言争权夺利。

    成语出处: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 搜神

    sōu shén duó qiǎo

    成语解释:搜:搜索;神:神奇。
    多指园林景致非常精妙。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

  • 诈取豪

    zhà qǔ háo duó

    成语解释:用欺骗的手段或武力夺取。

    成语出处:茅盾《路》:“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不知道着落在何处,胁肩谄笑是不屑,诈取豪夺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