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夺的成语

夺的成语(共123个)

  • 艳丽

    yàn lì duó mù

    成语解释:夺目:耀眼。
    形容花朵或女子姿色鲜艳美丽耀眼。

    成语出处:巴金《春》:“红白色的花朵掩映在一簇簇的绿叶丛中,愈显得艳丽夺目。”

  • 横抢武

    hèng qiǎng wǔ duó

    成语解释:见“横抢硬夺”。

    成语出处:郭沫若《羽书集・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镣铐》:“敌人看到我们的觉醒,因而发生了恐慌。假面具剥掉了,露出了它们的狰狞的面孔来横抢武夺。”

  • 硬抢

    shēng duó yìng qiǎng

    成语解释:夺:强取。
    形容强行抢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还亏褚一官力大,把个公子生夺硬抢的救护下来,出了房门,一溜烟跑了。”

  • 鲜艳

    xiān yàn duó mù

    成语解释: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

  • 横抢硬

    hèng qiǎng yìng duó

    成语解释:谓用强力夺取。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瞧他们爷儿们、娘儿们,这阵横抢硬夺的,还了得了。”

  • 大节不可

    dà jié bù kě duó

    成语解释: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
    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匹夫不可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成语解释: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君子不人所好

    jūn zǐ bù duó rén suǒ hào
  • 三军可气,将军可

    sān jūn kě duó qì , jiāng jūn kě duó xīn

    成语解释:三军:指军队;夺:指打击;气:士气;心:决心。
    用兵作战首先要设法削弱敌人的士气,扰乱和动摇敌将的决心。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 你争我

    nǐ zhēng wǒ duó

    成语解释:指相互争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这些富贵公子,你争我夺,依了张家,违了李家。”

  • 心志难

    xīn zhì nán duó

    成语解释:心志:抱负;夺:强取。
    形容意志坚定,难以改变。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 之魄

    tiān duó zhī pò

    成语解释:魄:魂魄。
    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 气消胆

    qì xiāo dǎn duó

    成语解释:形容畏惧到极点。

    成语出处:《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 锦之才

    duó jǐn zhī cái

    成语解释: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
    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宋之问传》: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鉴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 潜移阴

    qián yí yīn duó

    成语解释:夺:争取。
    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成语出处:《明史・余珊传》:“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阴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