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真的成语

真的成语(共115个)

  • 庐山面目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解释: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金不怕火炼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成语解释: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不识庐山面目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解释: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实无妄

    zhēn shí wú wàng

    成语解释:妄:荒诞、荒谬。
    形容真实可靠,绝不荒谬。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 怀抱素

    huái zhē bào sù

    成语解释:真:纯真。
    素:质朴的本色。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成语出处:《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 怀质抱

    huái zhì bào zhēn

    成语解释: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 伪莫辨

    zhēn wěi mò biàn

    成语解释:莫:不。
    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经籍志》:“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 反璞

    guī zhēn fǎn pú

    成语解释: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 以假乱

    yǐ jiǎ luàn zhēn

    成语解释: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
    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 以伪乱

    yǐ wěi luàn zhēn

    成语解释: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不分。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汉书・王莽赞》云:‘紫色蛙声,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 万确

    qiān zhēn wàn què

    成语解释:真:真实;确:确实。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 命天子

    zhēn mìng tiān zǐ

    成语解释: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 知灼见

    z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语解释: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
    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 相大白

    zhēn xiàng dà bái

    成语解释: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
    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 烂漫

    tiān zhēn làn màn

    成语解释: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成语出处: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